随着安防监控逐渐成为社会需求,安防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人们对监控的要求已经从以前的可见光监控逐渐演变为夜间无光监控。于是,夜视红外产品的选型成为工程公司采购设备时的一大考虑因素。
如今,大量的红外产品充斥整个安防市场,影响着人们的购买选择。因为红外产品的好坏取决于企业的规模、设计、外观和包装,甚至图像效果也不一定是眼睛能看到的。因为红外光和我们看到的摄像头图像不一样,好的就是好的,清晰的就是清晰的。但红外线灯则不同。可以提高一些红外灯的电压(因为红外灯对电源电压非常敏感),短时间内效果会很好。然而,红外灯的寿命大大缩短。基本上来说,寿命只有半年到一年。一年后,失败率会明显增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现在很多新兴的红外灯生产厂家都看到,红外灯这几年利润不错。他们找到了一家LED销售商,开始自己组装红外灯。还有一些早期的红外线灯公司,当时很受欢迎。他们仍然坚守着巨额利润。他们还保留着几年前的销售心态。他们在技术上也很顽固,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竞争中被抛在了后面。
几年前,在深圳安防展上,我看到一家非常专业的红外灯厂家在制作一款大锅形红外灯,额定射程可达数公里。我问他配备的是什么型号的摄像头,是什么型号的红外线灯。目前还不清楚这样的镜头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达到标称的效果。很多红外灯厂家标榜自己的红外灯额定射程为100米、200米等,从而误导工程商。无论厂家如何宣传,工程公司就是不相信。 100米的灯能勉强用50米就好了。许多负责任的工程公司甚至购买了无数的红外灯,但仍然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
那么,红外灯的照射距离和夜间监控的红外距离一样吗?红外夜视监控是单指红外光技术吗?客观地说,要达到红外光的效果,需要一台红外传感性能突出的相机和性能优异的红外镜头。配备0.001勒克斯以上红外感应摄像头。它是黑白的,配备了红外透明的特殊红外镜头。率达到95%以上。问题是,这些相机大多价格昂贵,真正红外透过率超过95%的镜头更是难找。因此,我们首要考虑的是在不影响使用寿命的情况下,在标称距离内最大限度地提高红外灯的发光强度。我们要求即使是普通的彩转黑相机和普通的镜头也能实现这一点。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以下是大家在购买红外产品时遇到的常见问题:
l 灵敏度问题:摄像机灵敏度是红外夜视监控的核心部分。灵敏度越好,红外感应能力越强。当然,灵敏度更好的相机也更贵。一般来说,对于50米以内的红外夜视系统,最好使用0.1-0.01Lux的摄像机;对于50米至100米范围内的夜视系统,应使用0.01Lux或更低照度的摄像机;对于100米以上的夜视系统视频系统应使用0.001勒克斯或以上的摄像机。当然,和很多其他产品一样,摄像头虚假指标的现象也非常严重。小编在此提醒大家慎重选择。
l 距离问题:简单来说,对于红外灯来说,红外产品没有特定的照射距离。我们认为,满足客户要求仍然应该是标准。客户的标准就是看清楚!不同档次的相机和镜头搭配,对同一盏红外灯发出的光线的敏感度可能相差几十倍。因此,红外灯的工作距离只能通过非常确定的相机和镜头测量来校准。因此,在定义红外灯的照射距离时,应根据最常用的摄像机和镜头进行校准,这样才有意义。事实上,市场上大多数红外灯制造商都使用配备优良特定镜头的特定超低照度相机来定义红外灯的照射距离。这在一般工程的实际应用中自然差异很大。
l 红色曝光问题:有些厂家宣传是否可以制作没有红色曝光的红外灯作为技术问题。看来有红色曝光就是低科技,没有红色曝光就是高科技。事实上,是否有红曝光只是产品选择的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众所周知,波长超过700nm的光称为红外线。 900nm以上的红外线基本没有红色曝光。在大于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内,波长越短,红色曝光越强。同时,摄像头感应红外线的效率也更高。市场上主流的红外灯有两种,一种有轻微红光曝光,波长约850nm,一种无红光曝光,波长约940nm。对于同一台相机,850nm波长下的灵敏度至少比940nm波长下的灵敏度好10倍。因此,带有轻微红色曝光的850nm红外灯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已被用作红外夜视监控的红外光源。
l 寿命问题:摄像机的平均寿命可达10年以上。红外灯的寿命也能达到这个水平吗?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目前红外灯的制造原理。目前红外灯主要有三种模式:卤素灯、多芯片LED、单芯片LED。卤素灯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技术,能耗高、发热量惊人、使用寿命短。由于效率低且无法长距离工作,卤素灯已基本退出市场。多芯片LED是一个大肆宣传的“概念”。多芯片LED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食人鱼”,包含4至8个芯片,另一种是阵列式发光片,包含10至30个芯片。为什么要做多个芯片?现有的研发理论是:红外光的照射距离不够,因为能量不足。更多的芯片聚集在一起,当然能量就更大,也就意味着照射距离更远!事实上,这确实是典型的外行技术理论。当然,越远的距离需要的能量就越多,但能简单换算成距离的并不是红外灯发出多少红外光,而是摄像头吸收了多少红外光。相反,多芯片LED由于其结构的先天缺陷,没有发光焦点,发散角度大,发光光学系统不合理,自然有用光效率低。优点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致命的缺陷却已经显现出来。例如阵列LED的电流高达1000mA以上,基本上只有一分钱硬币大小,因此散热就成为问题。但LED最大的恐惧就是高热量。因此,这种红外灯的采用决定了它的寿命较短。
同时,多芯片LED的生产要求非常严格,每颗芯片在性能上不能有任何差异。否则,一颗芯片坏了,整台机器就会毁掉。一般来说,与单芯片LED相比,多芯片LED的寿命会差很多。单芯片LED生产工艺简单,质量容易保证,发热量低,发光光学系统合理。是红外灯的理想器件,理论使用寿命超过10万小时。那么,所有单芯片LED灯的寿命都有保证吗?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有些LED芯片含量很低,杂质过多;部分生产工艺不合格,出现泄漏;有的在超大功率下使用,额定电流为30mA,但在50mA以上使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但几个月后就会因过度劳累而崩溃,或者发光功率下降很多!另外,目前市场上的红外灯大多没有保护电路设计,或者电路设计不够合理,都会导致LED红外灯很快出现故障。要保证红外灯的寿命,首先要选择高档的LED芯片。高档芯片功率高、一致性好、发光效率高、发热量极少。高档LED的亮度是普通LED的几十倍。当然,价格也比较贵。其次,光学系统设计必须合理,出光均匀,利用率高。三是严格控制电压。 LED 对电压非常敏感。如果电压稍高,LED灯管内的芯片就会烧坏;如果电压稍微低一点,光量就会大大减少。
红外灯搭配高品质开关电源。根据我国恶劣的供电环境,160伏至270伏的电压输入均可稳定使用。现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大多数工程公司对红外灯的供电没有深入的了解,而是使用摄像机常用的12V集中供电。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一些其他问题,但无法满足红外灯或红外一体机正常使用的要求。图像效果自然较差,寿命也大大缩短。第四,市场上销售的红外灯大多采用现成的聚光灯外壳。很多红外灯厂家想当然地认为红外灯发热严重,对红外灯影响很大。而是在红外灯外壳底部钻孔用于散热,有的还配有风扇帮助散热。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恰恰是小有所得。根据红外灯的工作原理,红外灯可以在不高于70-80℃的温度环境下正常工作。对红外灯寿命影响最大的是湿度,而不是散热!由于内外互联,夏季梅雨季节红外线灯内水分过多。再加上高温高湿,电路和元件的寿命严重衰减。有些情况下,由于场地安装角度的原因,下雨时会直接损坏。溅入红外灯内的雨滴会通过风扇的旋转直接撞击发光管的引脚和元件,直接造成短路和损坏。
l 角度问题:红外光的角度是不是越大越好?甲方用户和工程承包商均普遍认同这一说法。他们认为,红外光发射角度越大,镜头选择的范围就越大。这样,在选择广角镜头时就不会出现“手电筒”现象。所以,大家拼命的讲自己的红外光角度有多大,有80度、180度的。这种看似合理的说法,实际上是非常不科学的,说白了也是不负责任的。事实上,对于特定的红外灯来说,它的功率是额定的,即它的发光转换功率是固定的。如果想要大的发光角度,自然就要牺牲照射距离。相反,如果保证照射距离,就会牺牲角度!另外,使用大角度红外灯配合小角度透镜存在光线浪费。例如,红外灯以80度的角度(相当于f3.5mm镜头的角度)发光。如果与 f35mm 镜头一起使用,99% 的光线将位于镜头视野之外。换句话说,只有百分之一的光是有用的,其余的都被浪费了。一般来说,红外光的角度与镜头的角度一致,这是最科学的组合。其次,红外光的角度越大,画面效果越好。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也会因为红外光的角度过大而影响成像效果,比如走廊。由于其“窄”的特性,如果红外光的角度较大,则近处边缘图像会过亮,形成“光幕”现象,远处图像会过亮。中心是看不见的,只有一个白色的斑块。因此,实际选择时要求走廊内的红外灯应比镜头的角度稍窄一些,这样效果才会更加理想。第三,可以采用“双光”技术,两盏窄角红外灯和两盏广角红外灯,并调整位置以达到广角灯的效果。我们推出的系列红外夜视系统采用“双光”技术,实现远距离和广角观察。在同等功率条件下,“双光”技术可以大幅提升效果,远远超越现在广泛使用的红外一体机。总的来说,红外光角度问题既是一个选择问题,也是一个技术问题。针对不同焦距的镜头,选择合适角度的红外灯
l 透光问题:相对光圈决定了镜头的透光能力。相对光圈F1.0的镜头的透光率是相对光圈F2.0的镜头的四倍。对于相同的相机和红外灯,使用两个不同的镜头,红外范围可以增加一倍或更多。大光圈镜头在红外监控方面比普通普通镜头要好很多,可达几倍甚至几十倍。按理说它们应该成为红外夜视监控的必备配套产品。但由于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大多数工程公司不愿意选择。如今,市场上存在大量带有虚假 F 值标记的镜头。特别是变焦镜头,只标注了短焦段的F值,没有标注长焦段的F值。这会误导工程师,使大多数用户无法辨别镜头的质量。
l 焦点偏移问题:由于可见光和红外光的波长不同,经过镜头后成像焦点不在同一平面上,导致白天可见光条件下清晰,晚上红外光条件下模糊,或夜间清晰的红外光条件和白天的可见光条件。模糊的。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使用自动对焦一体机,第二,使用IR对焦不移镜头。
l 色彩问题:红外线是可见光条件下摄像机的一种杂散光,会干扰摄像机成像的清晰度和色彩。彩色相机的滤光片可以防止红外线参与成像。通常有两种方法让彩色摄像机感知红外线:*、可见光条件下切换滤光片阻挡红外线进入;*、在可见光条件下取下滤光片,让红外线进入。该方案图像质量好,但成本较高,且切换机构也存在一定的故障率。其次,在滤光片上设计特定的红外通道,让与红外光波长相同的红外线进来。这种方法不会增加成本,但色彩还原性稍差。
深圳市科明达实业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1979brand.com/html/tiyuwenda/13305.html